
洪華超 & 李欣穎, CC 姓名標示 4.0.
CC Summit 今年 5 月 9 日至 5 月 11 日,在風光明媚的葡萄牙里斯本 Museu do Oriente 的會議廳進行,共有約 450 名來自全球 100 個國家的 CC 推動者與參與者參加。
年會以世界各地的 CC 社群為主角,除了 CC 藝術家、創作者們的齊聚交流之外、超過 130 個演講、工作坊主題,包含建立創作共用共享的科技工具、包含與開放相關的性別、平等、多樣性、反種族歧視等等各項議題的討論之外,也對 Creative Commons 三大核心目標:「開放教育、開放科學和開放取用」 (Open Education, Open Science and Open Access)、「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Galleries,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著作權法再造」(Legal, Policy and Copyright Reform) 進行多主題的探討,另外今年也特別重視 CC 全球各地的社群發展,各地社群展示當地 Chapters 正在進行的專案和工作坊比以往更多了。

維基媒體運動 (Wikimedia Moviement) 也展示了其在全球各地展開的各種開放專案成果介紹,包含邁入第五年、橫跨非洲 23 個國家,超過 6,000 位參與者、將近五萬張紀錄 “Wiki Loves Africa” 的照片記錄比賽。
2016 年起,CC 全球社群最大的改變是從最基礎的底層開始重新建立,從以往的和企業、組織合作,簽訂備忘錄的方式,轉變為和各地區域社群 (Chapters) 合作,廣納全球社群、企業和個人會員的方式,建立起 CC 全球網絡 (Creative Commons Global Network, CCGN)。截至目前為止,共有 37 各地區成立 Chapter,以及 368 位個人會員和 43 個企業會員,規模可以說是以往的三倍大。台灣社群也以 Taiwan Chapter 的名字登記,有 5 位個人會員和開放文化基金會參與成為 CC 企業會員。
GNC (Global Network Council) 則是由各 Chapters 推派出的委員,針對社群會員的規範和機制,提出建議方針和改善方式,讓各國社群能夠確實參與到「政策」與「決策」的部分,才是真正注重民主和共同參與的開放社群,應該要有的參與方式。今年的 CC 全球峰會則是第一次召開 GNC 會議。

今年首次召開 GNC 會議,進行中討論相當熱烈,各地的社群遇到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GNC 委員們希望 GNC 能夠嘗試在各地社群的經營上提出具體的經營典範和建議,因爲社群的工作其實最難的是找到持續的人力和財力,讓社群工作能夠長久維持下去,如何持續給予動機和商業模式,這是全球社群遇到的最普遍、也最難處理的問題。雖然 GNC 在會議中有意見分歧,這不會是 GNC 應該專注處理的項目,但社群有一些共識,建立良好的社群互動和營運模式的分享機制,將會是全球 Chapters 的目標之一。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第二任理事長 Florence Devouard 介紹了兩個可以離線使用的工具,第一個工具是 Kiwix,這是一個可以用來離線閱讀的工具,這個工具裡面儲存一些網路內容(例如:維基百科、TED、Gutenberg),透過這個工具人們可以自由地接觸各種知識。另外她也介紹到 WikiFundi 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協助網路條件不夠好的區域在離線編輯維基百科,目前 WidiFundi 正在網路覆蓋率不到 20% 的非洲地區進行大量的推廣及協助。

Jennifer Jenkins 與 Jamie Boyle 分享 ”Theft: A History of Music” 這本漫畫書,他們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談及「音樂借用 (borrowing)」的重要,不管是在爵士樂、流行樂中,很多耳熟能詳的歌曲也都有借用前人樂曲,雖然現今社會中有股力量在阻止借用與文化互相影響力發生,但從古至今觀看歷史背景與文化脈絡,在音樂的發展史上,彼此借用的狀況依然是層出不窮。值得思考的是,在被著作權規範下的著作物,是不是有彼此借用的情形,誰說了算、誰又說得準呢?

由中國科學院所發起的 CC ID 計畫,倡導著作人可以透過隱藏式的編碼,內嵌在 CC 授權標章之中,讓自己的著作物在透過 CC 授權的方式快速流通,並且被改作的時候,能夠有辦法透過追蹤碼,確認這份著作物是自己的產出。演講現場出現不同的聲音,認為這個做法其實和自由開放的理念相悖,這樣類似著作物管制的措施,是把已經跳脫出傳統著作權思維,走向更自由開放的 CC 授權的開放發展,又倒退回一步。對此,中科院的回應是說,這只是提供給想要追蹤管理著作物的使用者,不強制要求每一位使用者都必須要登記使用。

來自 CC 紐西蘭社群的夥伴分享自創的 tohatoha 紙牌, 這是一個將撲克牌紙牌遊戲加入 CC 授權標章元素,讓 Creative Commons 的概念能夠比起演講教學,用更加有趣的方式,透過模擬的情境題目帶領使玩家認識 CC 授權的選擇,是非常適合多人或是團隊參與的遊戲,讓初學者能夠在輕鬆愉快的體驗之下,藉由此遊戲更加了解各種 CC 授權的使用狀況。
這次 CC 全球峰會有不少主題都圍繞在歐盟通過的著作權指令 (EU Copyright Directive)。今年三月份,歐盟議會已經通過這項法案,也就是說,兩年之內,歐盟的會員國都需要修改該國的著作權法,以合乎著作權指令的規定。CC 的推動者們一邊討論這項法案的內容,和帶來的衝擊,一面也思考著著作權法再造的下一步應該要怎麼走。為什麼這件事對於訴求自由開放的創用 CC 授權全球社群參與者這麼重要呢?
其實在著作權指令在議會中表決的期間,Mozilla 基金會、維基媒體基金會、Creative Commons 都曾大力透過網路的力量,試圖呼籲有能力在歐盟議會投票的人,一定要阻止這項會令開放知識倒退一大步的法案。關鍵就在於第 11 和第 13 條(現已修改為 15 和 17 條),一是被戲稱為「超連結稅」,搜尋引擎只要搜尋出轉載其他新聞業者的標題和部分內文,而被使用者點擊,平台業者就需要向原新聞來源付費。另一個是「上傳過濾器」,要求創作者在上傳如影片的作品到 YouTube 時,需要被審查是否侵害其他人的著作權利,通過審查才能夠上傳作品。
若先撇開著作權利如何被認定是否遭到侵害,這兩項法條其實都大大地影響了網路應有的公平和自由,誠如 WWW 發明人 Tim Berners Lee 所說的:「網路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情,我們有了可汗網路學院、維基百科等等,藉著科技而互相連結的人們,應該會更樂於溝通,更愛好和平、富有建設性。」網路最重要的價值已經不僅僅是 WWW 的自由開放和不受任何人控制,然而現今的網路發展,僅僅口頭表達「我們捍衛網路自由」,是不夠的,自由這個議題在現在已經是更複雜,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討論,才足夠滿足現今多元化的網路世界。

在這次的 CC 全球峰會會議期間,我們也受到 APC (Association for Progressive Communications) 會員成員邀請,在里斯本相聚。APC 的任務是使用資通訊科技來協助致力於人類發展、社會正義、參與式政治和環境永續性的個人和團體,並堅持在過程中使用開放的技術(自由開源的軟體和硬體)。在這個會議總會遇到不少的組織和人物,在推動不同的開源領域,但是關注的領域也都是彼此容易互相影響。此行我們也認識了來自智利的 ONG Derechos Digitales 組織的夥伴,同樣關心網路自由、開放授權、開源軟體的我們,因為 CC 全球峰會的關係,在里斯本聚首,交換彼此目前的工作項目以及近期的規劃,和現場與會的 450 位參與者一樣,我們的背景有律師、藝術家、創作者、工程師和倡議者,我們關心的事情都一樣:期盼這個世界會往更自由、更美好,更具有生命力的那一面發展。
經過這一晚的交流,我們各自繼續在不同的開放領域,持續努力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