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的藝術創作思維:專訪新媒體藝術創作蔡宏賢總監

本篇專文由開放文化基金會的實習生何家瑜,採訪創用 CC 推廣者之一的蔡宏賢先生 (Escher Tsai),從藝術創作者的角度談 CC 授權對藝術創作的一些想法與經驗分享。

本篇文章採用 CC 姓名標示 4.0 公眾授權釋出

蔡宏賢(Escher Tsai),現職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 Dimension Plus 創意總監,以及擔任 playaround 電子藝術與數位環境工作坊策畫人。2008 年,接觸了自由軟體鑄造場,並且在台灣創用 CC 計畫主持人莊庭瑞老的引薦之下,了解創用 CC 的理念,與開放文化、開放資源的精神相符,進而開始推廣創用 CC。並在 2009年,參與「混合與分享」CC 綜合藝術展,以〈CC歷程〉為題分享他的經驗。

創用 CC 像是一種態度和信仰

創用 CC 的理念在市場上的接受度呈現正反兩極,認同 CC 的理念者,會快速接受,並且福音這個精神,好比說:小時候路邊有奉茶的概念,在街口放置大茶桶,路過的人就可以去喝茶休憩一下,當你喝了茶解了渴之後,就會知道這個茶對於對於口渴的人是有幫助的,而會願意去分享這件事情;相反的,如果一開始就不接受創用 CC,甚至還會對抗,這就不是一個開放分享的人,就像是進口一批不錯的牛肉,但是他選擇自己吃光而不願意分享。每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而分享的本質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才可以看得更高、走得更遠。」

老師也有提到在參與 playaround 工作坊的學員,在活動結束後都有給他回饋:「我認可也接受開放的態度跟精神,那接下來就是我的事了。」在之後的創作上,他們也同樣會將開源的精神分享出去。

REMIX 可能會失去作品原有的初衷

在推廣 CC 的過程中,蔡老師期望透由創用 CC 開放的精神,讓創作可以自由流通,用善意換取善意,發揮創作的價值,但有的時候卻成了反效果,因為有些人不一定完全散佈你的善意,在使用完原創者的作品後後卻變成是他的作品,沒有再分享出去,甚至會宣稱這是他所創作的作品,不只違背了創用 CC 分享的本質,進而也出現作品意義上的扭曲,例如:「白傘計畫」。

白傘計畫的定位為社會運動,比如說社會不公的現象,我們無法接受,但又不能太多招搖的抗議,因此想出投以影像的方式去抗議這個現象,但在開始實行之後,竟然還有人問可以不可以投影卡通圖案,他覺得這樣比較親民搞笑,在這件事情的本質上,已經被扭曲原有的想法,這也反映出當今社會大眾的現象,對於創作分享的作品理念,在分享的過程反而會被忽視。

然而,對於創作者而言,當作品出現之後,他可以選擇和大眾分享作品,當選擇分享的時候,他的作品可能在經過他人之手後,失去原本作品的構想,當這樣的事件一直發生的話,創作者可能會變得不願意再分享,也讓創作失去了開放流通的精神。

藝術創作最在乎的是本質

❝ CC 是一種快速分享的工具,它沒有辦法提升作品本身的價值

網際網路的便捷性改變了現代人的習慣,上網看到不錯的文章、照片或資訊,點一個分享鍵不到 3 秒鐘就可以散佈出去,但會選擇分享的人,不外乎是因為這東西夠炫、夠酷,讓看到的人願意分享,得以一傳十、十傳百,被更多人看見。反觀來說,大多數人願意分享是因為這東西有價值,因為我喜歡,所以我去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而不是因為作品有了開放的創用 CC 授權方式,讓作品變得更容易被分享。

❝ 如果這個作品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即便有再多的工具、再快的流通方式,人們還是不願意去分享的

在一開始推廣 CC 的時候,蔡老師也希望可以透過 CC 的傳播或是 CC 授權工具讓更多人使用,但在長期下來才發現:「如果你的作品夠好,使用開放授權與否並不重要。作品如果不好,有 CC 授權也不會有什麼幫助。」因為創用 CC 本身並沒有辦法把作品的價值提升上去,我們應該想辦法讓更多有價值的創作使用 CC 授權釋出,而不要花時間說服所有人都一定要使用 CC 授權。」

新的世代會有嶄新的融合

CC 的精神理念就是用善意換取善意,創用 CC 一直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即便這是個非常好的理念,卻因為過去的困難跟挑戰,目前都沒有一個成功的案例。但是現在的科技和技術條件不同了,blockchain 或是有 AI 都能夠充分和藝術作品融合,這些都有可能讓創用 CC 在藝術圈,有很不一樣的變化。

最後,蔡老師鼓勵現代的年輕藝術家:「過去的創用 CC 在前期雖然有前輩們的做法,但到了年輕的世代,會有更多的面相可以去結合藝術和創用 CC,這便會成為一個嶄新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