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知識想開放共享,需從尊重原民脈絡開始做起

文:林冠廷,CC-BY-3.0-TW-or-later

"Tipus生命故事-遷徙的變化" © Tipus(漢名:張正蘭),CC-BY-3.0-TW @ 國家文化記憶庫。
Tipus生命故事-遷徙的變化” © Tipus(漢名:張正蘭),CC-BY-3.0-TW國家文化記憶庫

與世界多數國家相似,臺灣的智慧財產權與相關法律,最初僅針對「個人創作者」權益設計,並沒有考慮到原住民族的「集體文化傳承」慣習,導致世代流傳的文化成就容易落入「公共領域」,任憑他人誤用、曲解,對文化岌岌可危的原住民族產生更大傷害。臺灣於 2007 年公布立意良好的《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將原住民族的集體權利正式入法,實務上卻無法完整落實。原民素材大多收藏在非原民機構,此條例對儲存大量傳統知識資源的 GLAM(美術館、圖書館、典藏庫、博物館)而言,解決文化挪用的問題幫助有限;部分機構也因忌憚觸法、卻又不熟悉法律脈絡,只好暫時下架珍貴素材,族人也不見得知情,原部落的族人若要取用這些素材,亦變得更加困難。

國際最知名的知識共享授權條款「CC」(Creative Commons,臺灣以「創用 CC」聞名),擁有著名的「混搭式」授權機制,允許授權者於創作中標記該作品可否商用,或是能否讓大眾修改再發表。這種富有彈性的授權機制廣受維基百科、YouTube 等大型內容平臺歡迎,但 CC 基金會員工亦指出,CC 奠基的西方著作權制度對原民傳統知識不公平,GLAM 隨意提供素材大眾使用或改作,也可能產生倫理顧慮。

複雜且陌生的文化特殊性,用「在地脈絡」標籤協助溝通

為幫助 GLAM 達到開放、分享知識的任務,同時維護原住民文化不受進一步剝削,「在地脈絡」(Local Contexts)計畫應運而生。該專案受 CC 混搭式授權啟發,為文化資產設計「傳統知識標籤」(TK Labels)與基因定序等生物相關的「生物文化標籤」(BC Labels),兩類標籤各自可幫助外界辨認這些文化素材的管理歸屬群體、流向、使用的傳統準則,以及這些素材的使用權限。

位於北美的 Passamaquoddy 部落,就是在地脈絡標籤的使用者之一。他們上傳了上百筆數位素材到官方網站,涵蓋服飾、語言與音樂,並使用傳統知識標籤註記這些素材的特性。以「風之歌」(Petolamsom)為例,就有三個標籤,第一說明使用者應標明 Passamaquoddy 部落的創作者身分,第二為這份素材的教育性質,第三則是素材不得用於商業目的。

正如其名,「在地脈絡」計畫強調族人的主體意識,並尊重不同部落的脈絡,因此除了與國際原住民社群共同設計傳統知識標籤、生物文化標籤以外,各個族群更可以在專案官網註冊帳號,進一步客製化自己的標籤內容——包含用族語詮釋各個標籤的意義,或是調整標籤文字,使其更符合實際需求。為了更貼近多樣的族群傳統,「在地脈絡」在設計傳統知識標籤時,也加入了神聖、文化敏感、季節性、性別限制等元素,方便族人標記。

將「資源」去殖民化:以跨文化視角審視開放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演進,習以為常的概念也需要重新檢討。時任 CC 基金會研究員 Mehtab Khan 在 CC 部落格中表示,來自西方的「開放」概念深受殖民歷史影響,帝國霸權將原住民土地、文化認知為「未開化」且是有待「探索」的資源(commons),並且設計出了一套與原住民文化不相容的智慧財產權系統,往往未能讓部落真正決定自己傳統知識的命運。Khan 認為,基於上述原因,如果原住民而無法接受、使用 CC 這種現行系統中的「開放」授權條款,是有道理的。

為了將「資源」的概念去殖民化,除了 Khan 等人試圖在 CC 社群內部重新以原住民脈絡檢視傳統知識的法律架構,CC 亦與「在地脈絡」或「Mukurtu」(有網袋或神聖物品存放處之意,為一套開源傳統知識管理系統)等專案交流,互補彼此不足。「在地脈絡」共同主持人、紐約大學法學教授 Jane Anderson 在 CC 的年會中,強調開放知識專案與部落協作的重要性。Anderson 說,對「開放」與「資源」等去殖民化的理想,不應是將傳統知識一概對外無條件開放,而需要強調在開放過程中的知情參與。

在臺灣,我們擁有獨步全球的《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但法規上路並不代表非原住民族者對於原住民族的文化挪用就會自動消失。主管單位與 GLAM 為了促進知識開放、減少誤解與剝削,不妨串連族人與數位社群,借鏡「在地脈絡」與 CC 社群的國際經驗,從各族文化脈絡出發,尋找最適合臺灣的開放知識典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