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 Global Creative Commons Summit 2019 有趣的事

洪華超 & 李欣穎, CC 姓名標示 4.0. CC Summit 今年 5 月 9 日至 5 月 11 日,在風光明媚的葡萄牙里斯本 Museu do Oriente 的會議廳進行,共有約 450 名來自全球 100 個國家的 CC 推動者與參與者參加。 年會以世界各地的 CC 社群為主角,除了 CC 藝術家、創作者們的齊聚交流之外、超過 130 個演講、工作坊主題,包含建立創作共用共享的科技工具、包含與開放相關的性別、平等、多樣性、反種族歧視等等各項議題的討論之外,也對 Creative Commons 三大核心目標:「開放教育、開放科學和開放取用」 (Open Education, Open Science and Open Access)、「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與博物館」(Galleries,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著作權法再造」(Legal, Policy and Copyright Reform) 進行多主題的探討,另外今年也特別重視 CC 全球各地的社群發展,各地社群展示當地 … Read More “那些 Global Creative Commons Summit 2019 有趣的事”

從研究導向到社群參與-CC Taiwan 正式開啟新頁!

Please fin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below. 隨著 CC 全球合作網絡 (CC Global Network, CCGN) 的政策調整[1],也恰逢原中研院台灣創用 CC 計畫的轉型需求[2],從今年 (2018) 年中開始,CC Taiwan 這個協作框架,已經改由開放文化基金會 (Open Culture Foundation) 為載體,來與 CC 總部簽訂合作協議!因應這樣的改變,透過開放文化基金會行政中心的總籌與協助,CC 台灣社群的參與者已於本年度 6 月 30 日完成第一次面會面的開放式參與會議[3],並且透過此次會議推選出,未來 CC 台灣在地社群裡,協助大家溝通意見與組建專案的社群協調人 (Chapter Coordinator),以及協助在地社群與 CC 總部溝通作法、跨域合作的社群代表人 (Chapter Representative),前者由開放文化基金會的法制顧問林誠夏先生[4]擔任,後者由開放文化基金會的專案經理洪華超先生[5]擔任,首任為期一年,改選後的後續任期每屆二年。 【台灣創用 CC 計畫與 CC 台灣社群的差異與改變】 許多關心台灣 CC 事務發展的朋友都表達了好奇,新成立的 CC 台灣社群與過去的台灣創用 CC 計畫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基本上,主要的差異有二點,一是載體的不同,二是事務導向與運作方式略有差異。過去台灣創用 CC 計畫是以中央研究院資創中心為載體,雖然常態性完成了 CC 授權條款的本地化與翻譯,也做了許多在地的推廣,但執行的重點主軸仍需貼近學術研究為導向,而目前協調 … Read More “從研究導向到社群參與-CC Taiwan 正式開啟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