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無償不等同我的非商業-CC-NC的實務範例解析說明
文:林誠夏(Lucien Cheng-hsia Lin),CC0-1.0。 在開源軟體的世界裡,只要是符合開放源碼促進會–開源定義(Open Source Definition, OSD)的授權條款,皆容許商業應用,然而在CC授權的領域,涉及的發布情境更為多元,包括詩、詞、書、畫、影音、多媒體,而非僅就軟體程式的應用來發想,所以CC領域有了非商業性元素(non-commercial element)的存在。那麼就CC-NC元素,應如何正確的認識、應用、尊重?以及放置在實務情境下,相關份際應如何被客觀分析與判斷?是本文試著進行回應與說明的要點。簡單來說,任何CC素材帶有NC元素者,皆不得被用於金錢利益的套取,只要利用行為的短期交換或長期營運的結果,是要套取金錢利益,便不在CC-NC元素容許的範圍之內,而建議應另洽該CC素材的原作者,額外取得能於商業情境下使用的平行授權。 什麼是CC-NC-非商業性? CC非商業性(NonCommercial)在定義上指的是「並非主要為了或直接關於商業利益或金錢報酬–所為之利用行為或利用情境」(NonCommercial means not primarily intended for or directed towards commercial advantage or monetary compensation)。然而什麼是「主要(primarily)」?什麼是「直接(directed)」?確實一直都存在見仁見智、立場不同的解讀落差與爭議。然無論如何,依條款文義解釋的底線,任何CC-NC元素的素材,其使用目的都不能用來交換到金錢,或其他與金錢同質的替代物(no payment of monetary compensation),於此定義上,各國貨幣當然不行,而延伸解釋上,比特幣(Bitcoin)等能再被換取為金錢的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也是不適合的。 事實上,CC全球組織為了協助釐清NC的共識範圍,於2009年做過一個全球性的調查研究報告,該篇調查的成果,被收錄在《定義非商業性—線上群眾如何理解非商業性使用之研究(Defining “Noncommercial”–A Study of How the Online Population Understands “Noncommercial Use”)》這篇文件裡。 依照該篇研究報告,CC-NC元素的具體拘束範圍,建議仍應放到個案的實務情境裡,才能反覆推敲得到最適切的分析與實踐。然而從報告的圖表,我們也可以發現,某些使用情境被多數人認同,是與金錢利益交換行為有關的,就更容易被劃歸到商業範疇,秉此,大致就可以探求多數人對CC授權非商業性-NC要素的理解真意。也就是說,如果個案的使用情境愈接近多數人對非商業的想像,當然使用NC素材的涉訴風險性就愈低,而若是個案的使用情境,與多數人對非商業性的想像不一致,或具有高度落差,則使用NC素材的涉訴風險性就愈高。以下,便以《定義非商業性》這篇研究報告為演繹的基礎,說明就多數線上群眾的立場,哪些常見實務,在範例上是偏向於非商業性的,又有哪些是偏向於商業性的。 NC素材可以用在學校教育或是補習班教育嗎? 將NC素材用於教育環境,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例。在CC授權條款面世之前,許多文化館藏組織,或已開始採用教育目的或公益條款,來做為提供素材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若取用素材的目的為教育性或公益性的,便有使用資格,反之則必須付費申請,例如被歐洲數位圖書館(Europeana)編入文化館藏基礎權利標示(RightsStatements.org)裡僅供教育目的使用(IN COPYRIGHT – EDUCATIONAL USE PERMITTED)的授權條款類別,皆是如此。然而在CC授權條款裡,並沒有教育或非教育應用的分類,因為實務上,教育和非教育目的之間,跨國跨域間存在了更多的模糊空間,故取而代之的,教育事務上亦得有非商業與商業之間的區隔,原則上依《定義非商業性》的判準:「於基礎教育、學院機構裡進行教學使用,是非商業性,因此時教育的基礎是普及化、平等化,不必然與金錢利益產生交換,學校教師亦不會因為使用到CC-NC的素材,而獲得額外的金錢收益;然而補習班特性的補習教育,則是被多數人認定屬於商業性的,主要原因在於補習教育裡,教程與素材應用間,套利的關係明確而緊密。」 沒有直接營利而是收廣告費用或捐款可以嗎? 另外也常見發生疑惑或爭議的,CC-NC的素材能用於有廣告收費機制的網站嗎?如果廣告收費違反NC規範,那是不是設有捐款機制也應連帶被禁止?依照《定義非商業性》揭露的判準:「多數人認為網站上帶有廣告收益機制、商業公司用於產品銷售目的,皆是在商業範疇,因為這樣的營運機制下,使用CC-NC素材與帶來流量、帶來關注,進而從中獲取廣告費資酬或產品銷售獲利,是正相關且必然發生的因果關係;然若善用CC-NC素材來提升點閱或關注,而實際取得金流的可行方式,純然是依照沒有拘束關係、沒有對價關係的捐款模式,則是符合非商業性的。這是因為CC-NC的素材應用與捐款的獲得,並沒有因A則B的關係,畢竟捐獻是一種隨喜隨緣、無法強迫發生的資金浥注模式,事實上CC全球組織的網站,常年皆設有小額捐款的收納機制,更足以示範以捐款為例,並不必然產生CC-NC元素的違反或衝突。」 進一步說,也常有利用人會提出疑問,將CC-NC素材用於廣宣影片,影片本身並不營利,並且不設限提供播放,為何仍然不見容於CC-NC?這樣的廣宣使用行為,和透過捐款來取得資金,差異又在哪裡?其實最大的差異界限,在於因果關係的鏈結。將CC-NC素材用於嵌有廣告點擊率收費機制的平台,例如Facebook、YouTube,此時提供瀏覽和獲利是正相關的,利用和獲利間因果關係存在,故而不建議這樣使用,若是堅持將CC-NC素材帶到設有廣告機制的社群平台,其實使用者此時並不能再主張CC-NC素材之預先授權,而是轉以上傳者的身份自行主張合理使用,並承擔相應CC授權不合規或著作權侵權的風險;而用於商販廣告上,與產品販售報酬雖看似沒有直接關聯,然該廣告影片仍主要關乎商業套利,所以在《定義非商業性》研究報告Appendix 5.6圖表明確指出,將CC素材用於供售產品的廣告上(Work would advertise product for sale),接近90%的受訪者,都認為這涉及對素材的商業使用,因為此時利用和獲利間的因果關係鏈結,仍然存在。至於捐款,由於素材的使用與捐款之間,捐款人仍具有是否執行捐款的自主地位,所以素材的利用和獲得捐獻間因果關係斷鏈,從而不致引發過多爭議。 … Read More “你的無償不等同我的非商業-CC-NC的實務範例解析說明”